吳名廚藝開業(yè)時間并不算長,但其前身卻是老重慶人耳熟能詳?shù)挠颜x大酒樓。曾經(jīng)的友誼大酒樓由川菜大師吳萬里創(chuàng)辦,是20世紀90年代重慶人宴請的首選川菜館。吳萬里曾被評為首批中國烹飪大師和國家一級評委,也曾任重慶市烹飪協(xié)會副會長、四川省烹飪協(xié)會副會長,先后參與《中國名菜譜(四川冊)》、《重慶菜譜》、《重慶火鍋》、《重慶家常菜》等書的編寫。許多川菜館廚房內(nèi)的廚師,也都曾師從吳萬里。
如今的吳名廚藝則是由吳萬里的兒子開設,延續(xù)著吳萬里的川菜做法,但掌廚的已不再是吳氏父子,廚師也只是按照多年傳承的菜譜烹飪,再加入一些創(chuàng)新菜式。其實拋開名廚的光環(huán)回歸食物本身,吳名廚藝就是一家環(huán)境尚佳的川菜館。
吳名廚藝位于解放碑WFC內(nèi),保留了過去公館式的懷舊風格,墻上掛著過去的老照片,暖色燈光的水晶燈讓整個餐廳顯得溫馨。手工面點房、炭火烤爐房、透明廚房的設置,讓食客在就餐的同時,也能直觀觀察到川菜烹飪的制作過程。當然重油煙的菜式需明火炒制,不能在就餐區(qū)域烹飪,但糕點、冷盤等制作都放在了透明廚房區(qū)域。
吳名廚藝的菜式種類不如大蓉和酒樓豐富,但也足以滿足食客的口味。路邊攤里的毛血旺、家常菜中的紅燒肉和回鍋肉、酒樓中的河鮮海鮮都能在此尋得。紅燒肉是常見的家常菜,各地做法不同,但對紅繞肉最基本的要求都是要選用豬肉當中肥瘦相間的帶皮五花肉,過瘦容易讓肉質(zhì)便柴,而過肥則容易發(fā)膩。吳名的豆筋紅燒肉算是店內(nèi)的招牌菜式,能夠讓大眾菜肴成為招牌,需要烹飪足夠地道。紅燒肉肥而不膩,與有嚼勁的豆筋恰好能夠互補,加入了香菇之后,清甜中也帶著香菇的清香,也豐富了紅燒肉的口感層次。
除了常見的菜式之外,吳名廚藝也有一些創(chuàng)新菜品或不常見的食材。魚扣在川菜中很少出現(xiàn),常見于廣東大排檔,是魚喉嚨中間的一塊軟骨,口感脆爽。吳名廚藝將魚扣作為食材,加入燒制后的青椒、紅椒,制作成椒燒魚扣,十分適合下飯或是作為下酒菜。
吳名廚藝沒有兩江之景作為陪襯,也沒有如半山酒館一樣的僻靜清雅,在商場內(nèi)也只能讓顧客專注于食物。若是環(huán)境沒有太多的要求,又想要一品川菜之味,選擇吳名廚藝便能品嘗到老川菜的味道。